這也意味著,近一段時間以來一直傳得沸沸揚揚的三大運營商換帥消息,終于塵埃落定。而此前的種種傳聞,也在此次的換帥結果中,再一次得到印證。分析人士認為,盡管人事調整消息保密性極強,仍敵不過消息靈通人士的“神奇”。
那么,此次三大運營商的集體換帥,除了奚國華的到齡退休之外,還有沒有其他值得挖掘和剖析的東西呢?特別在改革方面,有沒有值得期待的內容呢?此前外界傳聞的三大運營商將合并等消息,是否也會在此次換帥中得到印證呢?
眾所周知,三大運營商作為中國通信業(yè)的三大巨頭,構成了中國通信業(yè)的壟斷格局。也就是說,中國的通信業(yè)主要是圍繞三大運營商而展開的,通信業(yè)的發(fā)展如 何、效益如何、服務能力如何、與企業(yè)和居民的關系如何、政府的政策意圖執(zhí)行如何,都由三大運營商來決定,由三大運營商能夠提供什么樣的服務、達到什么樣的 服務水平等決定。如果三大運營商不能提供優(yōu)質服務,那中國消費者就不可能享受好看通信服務。反之,則能夠充分享受通信帶來的良好服務。
從純業(yè)務的角度來講,三大運營商是能夠為中國消費者提供不錯的服務的,技術創(chuàng)新、業(yè)務拓展、基礎設施投入等,都基本滿足了市場的需要,滿足了消費者對通 信服務的要求,更體現了政府對通信業(yè)的目標。而三大運營商在業(yè)務方面的拓展和技術上的追求,也給自身帶來了極好的效益,日均數億元的利潤,在三大運營商身 上,早就是家常便飯。
但是,從發(fā)展通信業(yè)的角度來看,可能就不是這么美好了,特別是服務方面,滿意度就不是很高了。一方面,服務的效 率還跟不上消費者對通信業(yè)發(fā)展的要求,三大運營商在很多方面還存在比較大的漏洞和缺陷,存在無法令消費者滿意的地方。如寬帶的速度、覆蓋的范圍等;另一方 面,與其他國家相比,服務的價格還明顯偏高,收費還存在比較大的隨意性。特別在新的業(yè)務開拓方面,經常會利用創(chuàng)新的名義,增加消費者負擔。從總體上講,中 國消費者在享受通信服務方面,負擔是比較重的,是遠高于其他國家的。如漫游費、流量費等。
也正因為如此,近年來,有關通信收費和服務 方面的話題,也越來越引起社會各方面的關注,更多情況下,還會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。如前一段時間三大運營商宣布降低收費標準和提高服務效率問題,就備受社 會各方面的關注和重視。也正因為如此,三大運營商集體換帥,就不可避免地會吸引公眾的眼球,再次成為社會各方面關注的焦點。
實際上, 輿論和公眾對三大運營商換帥所以如此關注,最根本的目標還是能帶來多少改革期待,并通過改革實現企業(yè)的轉型升級,通過改革提升服務的水平和效率,通過改革 降低消費者的負擔。如果換帥達不到這樣一些目的,那換帥也就成為官場調動的一種形式,成為通信領域一次沒有多大新意的游戲。
就中移動 換帥來看,奚國華到齡退休、尚冰接任,應該是比較平常的一次人事調整,按理不應當存在多少可挖掘的東西。而且,尚冰的接任,與奚國華當年的履新,可謂同出 一轍。關鍵在于,尚冰接任中移動董事長一職,是在全面深化國企改革的大背景下,是在通信業(yè)面臨強大社會壓力表的條件下,有沒有改革的勇氣和消化社會壓力的 能力,是非常重要的。好而此次決策層把尚冰調任中移動董事長,也可能是因為他此前曾擔任過中國聯(lián)通的總經理和中國電信的黨組書記和副總經理,已經非常熟悉 通信領域的工作,且對經濟比較熟悉。因此,履新中移動,對于整個通信業(yè)的改革是非常重要的,也不可避免地會帶來三大運營商集體整合的可能。畢竟,讓一個在 三大運營商都擔任過重要職務的“官員”擔任中移動董事長,還是留下許多三大運營商整合的想象空間的。即便不整合,在業(yè)務方面可能也會有很多的改革動作。
這樣的格局,也體現在中國電信和中國聯(lián)通的相互換帥上。要知道,王曉初從2011年11月份擔任中國電信的董事長到現在,也就4年不到的時間,就將其調 整到中國聯(lián)通擔任董事長,而中國聯(lián)通董事長常小兵則調任中國電信擔任董事長,也不可避免地會讓人聯(lián)想到“整合”兩個字。如果整合后的新機構,由尚冰擔任董 事長、常小兵擔任總經理、王曉初擔任副董事長,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。而且,按照目前政商可以互通的機制,將其中一人調任工新部等任職,也是完全可以的。
而如果真的將三大運營商進行整合,新的通信業(yè)構架也就可能出現了。譬如將三大運營商轉型成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,將基礎公司獨立運行、進行流量批發(fā)等, 然后放開運營市場、實現充分競爭。如此一來,真正符合市場化規(guī)則的通信業(yè)架構也就形成了,服務質量、服務水平、服務價格等也就都能按照市場要求進行規(guī)范, 該提高的提高,該降低的降低。所以,三大運營商的此次集體換帥,還在在改革方面存在許多期待的。
文/譚浩俊